二擇一很難,找對需求很簡單
最近遇到很多客戶、品牌主在規劃年度行銷時的盲點,究竟商品主打該走什麼取向?其實,在年度商品行銷裡,跟隨季節、跟從趨勢,這樣的跟風式的行銷方式常常遇見,最保守、安全,但也是最容易被淹沒在一片市場紅海裡殺紅了眼,最後成為全民價格開戰!
成功地辨認出具有強大商業潛能的藍色海洋機會,經理人不能只看傳統疆界裡面的情況,必須有系統地探討本行疆界之外的天地。必須檢視 各種另類行業、策略群組、顧客群、輔助產品和服務、本行的功能和感情定位,甚至探討本行的長期發展趨勢。
『這間美髮店成立7年,只「吹頭髮」全美已有70間分店』
Drybar簡單來說,他是加州一間『美髮廳』,美髮廳有什麼好拿出來分析行銷的呢?換句話說,他是全球唯一指“吹頭髮”的美髮廳,這夠噱頭了吧!
Drybar2010年於加州開設第一家店,至2016已經於全美擁有近70間門市,並於英國倫敦開了第一個海外分點。年營業額上看一億美金。
在任何地方買到一樣的商品,這是對於消費者的基本需求,但落實於美髮廳,這會是多困難的事,Drybar厲害的是,雖然據點遍佈,對於『美髮』這個產業,要隨時隨地到一間美容院整理出一樣的造型?這不只是吹頭髮單一獨佔,顧客可以在Drybar任何一個分點,向任何一個設計師,要求吹相同的髮型。
|市場區隔,從小市場測出大需求!產品變成大商機|
一開始Drybar執行實驗性的市場測驗,以「到宅吹髮」測試市場需求,結果僅憑口耳相傳,生意便超過創辦人Alli一人所能負荷。
Alli曾在一次媒體訪談中表示:「女性的剪髮周期通常很長,美髮沙龍又貴,導致我們幾個月甚至半年才會上髮廊一次。但女性出門逛街、約會、參加聚會等,都希望髮型帶有魅力,可以展現自我,且不需要撥出太多時間和預算在上面,Drybar就是看準這塊市場。」以自身的需求為起點,加上對女性細膩的觀察,成功在一向講求洗、剪、燙、染、吹,整套服務的美髮業中,進一步細分出吹頭髮市場,找到生存利基。
|消費新體驗營造,吹出全美關鍵SOP|
一進到官網或店家,可以清楚地看見『沒有削減 沒有顏色 只是吹風!』
Drybar以簡約清新明亮的白色做為每一家分店裝潢的主視覺,鮮明亮黃色的傢俱配置,顯得時尚、現代、整齊而溫暖,營造出BAR的輕鬆、歡樂形象,顧客來店可邊飲用招待的白酒或香檳,邊享受吹髮服務,耳邊聽的音樂。
各類造型的取名,更延續『BAR』主題,八道「酒譜」。例如雞尾酒之后「曼哈頓」,代表時髦柔順的直髮;「邁泰(Mai Tai)」代表蓬鬆、無重力的輕盈捲髮;「馬丁尼」則是蓬亂中帶有流線的波浪。讓全美分店能夠有一套完整的“吹髮造型SOP”,輕鬆而愉快的體驗誕生,更延續了各分店皆能吹整出一樣髮型的高度需求,使消費者黏著度大大提升,再也不用擔心換一個設計師就好像踩地雷一樣,靠運氣!!
|網路風潮加值再給力,透過社群自信宣示|
Drybar除了獨一無二的消費體驗難以複製外,運用了社群媒體Facebook、Instagram帶動的自拍風潮已成全民運動,越來越多人重視外型,吹髮市場可望更加蓬勃發展。將『女性X愛美X自信』的消費力,發揚的淋漓盡致,
「無論街上開了多少間咖啡店,星巴克依然是星巴克,Drybar的目標就是成為美髮界的星巴克。」無可取代的單一商品品牌。
照片資料:https://www.thedrybar.com/
Comments